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屯充饷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卫所制,采取军屯的方式,解决了朝廷军队的粮饷支出问题。以至于朱八八很傲娇地宣称“吾养兵百万,不费百姓一粒米。”
但到了明朝中后期,随着军官豪绅侵占军屯,使得依靠军屯为生的士兵们失去了生活来源,卫所制逐渐走向了崩溃。
朝廷既没能力发军饷,军屯的田地又被兼并,士兵连饭都吃不饱,如何有力气有精神去上阵厮杀?而这也是明朝中后期卫所兵战力很垃圾的主要原因。
但形近崩溃,并不意味着就要推倒重来。
至少,朱由校认为现在的条件不允许。主要是没钱没地,安置不了那么多下岗的卫所兵。
现在苦是苦,可还能饿不死。你一下子全裁撤了,又没善后工作,不是逼着卫所兵造反嘛?
而且,朱由校也不准备就这么放过那些侵权田地的军官士绅官僚恶霸。
哦,侵吞就侵吞了,最后朝廷废除卫所制,田地就成你们家的啦?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。
所以,朱由校要“清屯”,把清出来的田地分给卫所兵,安置好他们。省得有个什么民乱,连卫所兵也跟着造反。
当然,军屯私有化已经积弊太深,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,可谓盘根错节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特别是负责“清屯”的官员,等于是跟地方官宦、士绅地主为敌,这帮地头蛇联合起来的势力,相当强大。
正因为意识到“清屯”的艰巨,朱由校才把左光斗、方震孺等大倔种,不久还有杨涟都派到地方去,干这费力不讨好的活儿。
“清屯”是有巨大的阻力,可收益也明显哪,可谓是解决现在财政不敷的一剂良方。
历史上的孙传庭,得到崇祯的授权(穷得没钱,只能给政策),高举“祖制”大旗,号称“地不容失一亩,粮不容失一粒”,按照卷册疯狂收取军屯土地。
结果呢,孙传庭仅清屯一项,三年共得折色四十五万多两,本色米麦豆五万石。并以此粮饷,练出了一支强悍的军队——“秦军”。
要知道,那可是在陕西,不是富庶的江南,田地出产有限,还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第(1/3)页
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卫所制,采取军屯的方式,解决了朝廷军队的粮饷支出问题。以至于朱八八很傲娇地宣称“吾养兵百万,不费百姓一粒米。”
但到了明朝中后期,随着军官豪绅侵占军屯,使得依靠军屯为生的士兵们失去了生活来源,卫所制逐渐走向了崩溃。
朝廷既没能力发军饷,军屯的田地又被兼并,士兵连饭都吃不饱,如何有力气有精神去上阵厮杀?而这也是明朝中后期卫所兵战力很垃圾的主要原因。
但形近崩溃,并不意味着就要推倒重来。
至少,朱由校认为现在的条件不允许。主要是没钱没地,安置不了那么多下岗的卫所兵。
现在苦是苦,可还能饿不死。你一下子全裁撤了,又没善后工作,不是逼着卫所兵造反嘛?
而且,朱由校也不准备就这么放过那些侵权田地的军官士绅官僚恶霸。
哦,侵吞就侵吞了,最后朝廷废除卫所制,田地就成你们家的啦?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。
所以,朱由校要“清屯”,把清出来的田地分给卫所兵,安置好他们。省得有个什么民乱,连卫所兵也跟着造反。
当然,军屯私有化已经积弊太深,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,可谓盘根错节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特别是负责“清屯”的官员,等于是跟地方官宦、士绅地主为敌,这帮地头蛇联合起来的势力,相当强大。
正因为意识到“清屯”的艰巨,朱由校才把左光斗、方震孺等大倔种,不久还有杨涟都派到地方去,干这费力不讨好的活儿。
“清屯”是有巨大的阻力,可收益也明显哪,可谓是解决现在财政不敷的一剂良方。
历史上的孙传庭,得到崇祯的授权(穷得没钱,只能给政策),高举“祖制”大旗,号称“地不容失一亩,粮不容失一粒”,按照卷册疯狂收取军屯土地。
结果呢,孙传庭仅清屯一项,三年共得折色四十五万多两,本色米麦豆五万石。并以此粮饷,练出了一支强悍的军队——“秦军”。
要知道,那可是在陕西,不是富庶的江南,田地出产有限,还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