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舆论争锋?砍头如切菜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上与朕争锋,真是一群蠢货。
所谓:行王道的君主,使百姓富裕;要称霸的君王,使士兵富裕;欲取得民心的君主,让士大夫富有;快亡国的君主,才搜刮民脂民膏,充实府库……
听起来没毛病,但却会是阻挠向富豪士绅加赋税的借口,也巧妙地讽刺了朱由校搜刮钱财,充实国库的行为。
可惜呀,朕的聚敛不是为了自己,更不是为了贪图享乐,却是为了大明,为了这个国家。
而你们,算什么民,算什么百姓?个个都身家丰厚,还不够富有?
不与民争利,我呸!在你们口中的“民”不就是商人和士绅嘛,跟平头百姓半点不沾边。
朱由校沉吟半晌,吩咐道:“召东厂代提督王国忠即刻来见。”
这就要下手了,朱由校可不想玩什么放长线钓大鱼的小聪明,而是要在尚未形成舆论时就消灭于萌芽。
什么真理越辩越明,什么在舆论上交锋并打倒对手,朱由校根本没这么想。
你以为《大明论坛》是给老百姓看的?按照当时的教育普及率,有几个老百姓能读书看报?
能够操纵民间舆论,并蛊惑煽动老百姓,这正是那帮乡绅士人最擅长,也是唯一能与皇权抗衡的手段。
所以,朱由校要痛下狠手,趁着顽固派刚刚涉足报纸,还未成气候的时候,就消灭他们。
同时,这也将是一个严正的警告。想跟朕打擂台,门儿都没有。
兴利除弊,振兴大明!
朱由校要推进深化改革,就只需要一个声音。什么嗡嗡叫的苍蝇,一拍子打死。
至于自己的老丈人张国纪,只能算是引蛇出动的一个棋子。经过此事,想必也会老老实实,不敢再自作主张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京师的醉仙楼内,几个纨绔少爷正在聚饮快乐。
准确地说,其中有两个已经算不得纨绔,就是寿宁侯家的张军能,武靖侯家的赵辉祖。
赵胖子已经不胖了,现在算是标准体形,就是脸上的肉还比别人多一些。
至于张军能,这在平地上,也完全没有了坐船时那副软脚虾的模样。正口沫横飞地白话,精神头儿很足。
“在武学呀,某可是见识了三山五岳的高手。”张军能连说带比划,“有一个能举起石狮子,还有一个脑袋贼硬,把缸都撞破了……”
在张军能口中,武学简直成了杂技团,有大力士、铁头人,就差胸口碎大石的了。
赵辉祖在一旁暗自撇嘴,可看别人听得如醉如痴那副傻样儿,也有几分骄傲,塞进嘴里的菜也香了不少。
其实张军能不是自愿进的武学,是被老爹揪去的,要让他重振寿宁侯家的门楣;赵胖子则是被好友又求又拉,勉为其难地去武学相陪。
他俩年轻,还不知道家里大人的想法。皇帝的一系列举措,已经触动了京中的权贵武勋。把自家子弟往武学里送,也是为了多条后路。
“在武学呀,那些监生、举人出身的能和咱相比?”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第(2/3)页
上与朕争锋,真是一群蠢货。
所谓:行王道的君主,使百姓富裕;要称霸的君王,使士兵富裕;欲取得民心的君主,让士大夫富有;快亡国的君主,才搜刮民脂民膏,充实府库……
听起来没毛病,但却会是阻挠向富豪士绅加赋税的借口,也巧妙地讽刺了朱由校搜刮钱财,充实国库的行为。
可惜呀,朕的聚敛不是为了自己,更不是为了贪图享乐,却是为了大明,为了这个国家。
而你们,算什么民,算什么百姓?个个都身家丰厚,还不够富有?
不与民争利,我呸!在你们口中的“民”不就是商人和士绅嘛,跟平头百姓半点不沾边。
朱由校沉吟半晌,吩咐道:“召东厂代提督王国忠即刻来见。”
这就要下手了,朱由校可不想玩什么放长线钓大鱼的小聪明,而是要在尚未形成舆论时就消灭于萌芽。
什么真理越辩越明,什么在舆论上交锋并打倒对手,朱由校根本没这么想。
你以为《大明论坛》是给老百姓看的?按照当时的教育普及率,有几个老百姓能读书看报?
能够操纵民间舆论,并蛊惑煽动老百姓,这正是那帮乡绅士人最擅长,也是唯一能与皇权抗衡的手段。
所以,朱由校要痛下狠手,趁着顽固派刚刚涉足报纸,还未成气候的时候,就消灭他们。
同时,这也将是一个严正的警告。想跟朕打擂台,门儿都没有。
兴利除弊,振兴大明!
朱由校要推进深化改革,就只需要一个声音。什么嗡嗡叫的苍蝇,一拍子打死。
至于自己的老丈人张国纪,只能算是引蛇出动的一个棋子。经过此事,想必也会老老实实,不敢再自作主张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京师的醉仙楼内,几个纨绔少爷正在聚饮快乐。
准确地说,其中有两个已经算不得纨绔,就是寿宁侯家的张军能,武靖侯家的赵辉祖。
赵胖子已经不胖了,现在算是标准体形,就是脸上的肉还比别人多一些。
至于张军能,这在平地上,也完全没有了坐船时那副软脚虾的模样。正口沫横飞地白话,精神头儿很足。
“在武学呀,某可是见识了三山五岳的高手。”张军能连说带比划,“有一个能举起石狮子,还有一个脑袋贼硬,把缸都撞破了……”
在张军能口中,武学简直成了杂技团,有大力士、铁头人,就差胸口碎大石的了。
赵辉祖在一旁暗自撇嘴,可看别人听得如醉如痴那副傻样儿,也有几分骄傲,塞进嘴里的菜也香了不少。
其实张军能不是自愿进的武学,是被老爹揪去的,要让他重振寿宁侯家的门楣;赵胖子则是被好友又求又拉,勉为其难地去武学相陪。
他俩年轻,还不知道家里大人的想法。皇帝的一系列举措,已经触动了京中的权贵武勋。把自家子弟往武学里送,也是为了多条后路。
“在武学呀,那些监生、举人出身的能和咱相比?”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