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九章科举考试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3/3)页
华云城竟一路过关斩将,终于正式到了殿试。
殿试只考策问,几名应试者自黎明而入,历经点名、散卷、赞拜、行礼等等礼节,最后颁发策题。
制策题目一般用时务策一道,题长二三百字,所询一二事。
策文不限长短,一般在两千字左右,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。特别强调书写,必须用正体,即所谓“院体”、“馆阁体”,字要方正、光园、乌黑、体大。从某种角度来看,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。
简流风还没有到这个环节就被刷下来了,这与他的字不无关系。就他那两笔抹,比莫含瑶强不了多少。
今年正好有了水患,皇帝也是特别的关注农桑,便考了与这有关的题目。
华云城他对自己的卷子那可是百分百的满意,这可是他擅长的啊!在道经议题“治国伟略”中,他提出民强国富的观点,并举例阐述事实,最后点出发展农业的重要性。
而这次的策文,也正好与他之前写过那道题的答案不谋而合。
华云城写的原文我就不放过来辣大家眼睛了,下面我就将它翻译过来,说说它的大概意思。
众所周知,国家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,每个家庭有是由每个公民组成的。国家纳税主体不是地主阶级,不是官僚阶层,而是农民阶级。
国家的主要财源是农民们上交的地租,小河水满大河满,只有全国的每个农民都富裕起来,国家才能富强。
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的经验和教训:汉初的文景之治,轻徭薄赋,休养生息的政策,为后来汉武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。这正是保护农民利益,促进农业发展的成果。
相反,如果过度地侵害农民利益,破坏农业的生产,则会导致国家贫困,国库空虚,税负即使不再增加,对于农民们来说也是不堪重负。这必然会引发农民战争,导致政局动荡,国家的统治基础被破坏。
第(3/3)页
华云城竟一路过关斩将,终于正式到了殿试。
殿试只考策问,几名应试者自黎明而入,历经点名、散卷、赞拜、行礼等等礼节,最后颁发策题。
制策题目一般用时务策一道,题长二三百字,所询一二事。
策文不限长短,一般在两千字左右,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。特别强调书写,必须用正体,即所谓“院体”、“馆阁体”,字要方正、光园、乌黑、体大。从某种角度来看,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。
简流风还没有到这个环节就被刷下来了,这与他的字不无关系。就他那两笔抹,比莫含瑶强不了多少。
今年正好有了水患,皇帝也是特别的关注农桑,便考了与这有关的题目。
华云城他对自己的卷子那可是百分百的满意,这可是他擅长的啊!在道经议题“治国伟略”中,他提出民强国富的观点,并举例阐述事实,最后点出发展农业的重要性。
而这次的策文,也正好与他之前写过那道题的答案不谋而合。
华云城写的原文我就不放过来辣大家眼睛了,下面我就将它翻译过来,说说它的大概意思。
众所周知,国家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,每个家庭有是由每个公民组成的。国家纳税主体不是地主阶级,不是官僚阶层,而是农民阶级。
国家的主要财源是农民们上交的地租,小河水满大河满,只有全国的每个农民都富裕起来,国家才能富强。
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的经验和教训:汉初的文景之治,轻徭薄赋,休养生息的政策,为后来汉武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。这正是保护农民利益,促进农业发展的成果。
相反,如果过度地侵害农民利益,破坏农业的生产,则会导致国家贫困,国库空虚,税负即使不再增加,对于农民们来说也是不堪重负。这必然会引发农民战争,导致政局动荡,国家的统治基础被破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