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 我有故事你有酒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念日,儿子给他们报了一个旅行团,去米国玩。老吴很兴奋,每天都在练英语,老伴埋汰他,练了两星期,就只学了三句话。他们到了米国,导游带他们到时代广场自由活动。老吴特别兴奋,见到外国人就招手,嘴里不停说:“hello啊!hello啊!你们都hello啊!” 这是老吴学的第一句英语。
他们一路看一路逛,老吴见到什么都问,这个how much?那个how much?这是老吴学的第二句英语。
老吴一路上都在卖弄英语,走着走着,却发现老伴不见了。他吓坏了,他到处去找。在人来人往的时代广场,一个瘦小的亚洲老头,在高大的外国人中东奔西跑,嘴里喊着陌生的语言,显得特别突兀。他走遍了他们走过的每个地方。从剧院到广场,从广场到商场。在一个商场听到争执声,他往前一看,正是老伴。
老伴杵在商场里面,死死抱住一根柱子不撒手,旁边站着几个高壮的保安,正在拉她。老吴冲上去挡在老伴面前,他很瘦弱,但又很强壮。老伴紧紧抓着老吴的胳膊,激动地说:“老吴!老吴!”
老吴对保安怒吼:“你们别碰她!My wife!My wife!”这是老吴学的第三句英语。
原来老太太走丢了之后,一直站在原地,直到商场关门。保安来清场,她还死抱着柱子不肯走。老吴又担心又生气,你傻站在这干嘛?
老太太说:“我不认识路嘛。我只会傻站着等你,我知道你一定会找到我的。”
是啊,她一直站在原地,这是最笨的等待,也是最执着的信任,她等到了。
老太太听完故事,心满意足,就跟老头告别,回家了。
……
我后来跟老头聊天,这才知道,老头讲的是他和老太太的故事。故事里的柱子是他,小高是他,老吴也是他。而刚离开的老太太,叫刘芳芳。刘小妹是她,芳芳是她,老伴也是她。她是他的妻子。他们10多岁的时候在农村相识,到了20来岁,一起进了工厂;后来结了婚,约好了,要牵手走完这一辈子。
但是,老太太爽约了。三年前,老太患上了老年痴呆,到现在谁也不认识了,她口中一直说的老伴,每天就坐在她面前,她却再也认不出了。老太太每天都会来这家餐厅,老头就每天来这给她讲故事,讲过去他们之间发生的事,希望有一天能让老太太想起他。我小心翼翼地问:“万一她一直记不起来呢?”
老头说,“上半辈子,都是她在等我,下半辈子,换我等她了。”
他不知道需要等多久,但他会一直等。“你长得好像一个人。”这句话,其实是老太太以前对他说过的。重逢的那天,他在小摊上吃着面,边吃边哭。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冒出来。“你长得好像一个人。”小高抬起头,发现是芳芳。小高哭得更凶了,哭着说:“像谁?”
芳芳说,我丈夫。
小高一愣,芳芳接着说:“我已经向组织请示过,组织同意我们结婚,明天你就跟我去办手续,不许再跑了。 ”
“你长得好像一个人。”本来我以为,这是最老套的搭讪,没想到却是最深情的告白。
有一天,老太太照常来了,坐下。我算着时间,老头也差不多该到了,这时,门被推开,进来的却不是他,是一个年轻人,长得跟老头很像,胸前佩戴一朵白花。他坐在了老太太对面。年轻人说:“奶奶,我给你讲个故事吧。”
我心里一沉。那个风雨无阻,每天坐在同一个位置,面对同一个人,讲着同样的故事的老头,走了。
他等了好几年,想等她看着自己,露出熟悉的微笑。可是,最后他还是没有等到。在这个浮躁而快速的时代,我们真的很没有耐心。泡面需要3分钟,我们嫌太长;电视剧一集30分钟,我们要快进。然而我们愿意花三五年,甚至一辈子,去等待一个人。普鲁斯特在《追忆似水年华》中说,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,我们仍然期待。等待稍稍一点动静,稍稍一点声响。
老太太看着年轻人,她望着他的脸出神,表情困惑。
“小伙子,你长得好像一个人。”
……
到这故事就已经讲完了,大家都觉得心里很沉重,但又被什么感动着。这时萧镇打破了大家的沉默:“好了,我觉得咱们不用表决了吧,都干了一杯吧。”
大家没有异议,都拿过酒杯一饮而尽。“好了,来看看笑一个是谁。”
曹安像是活动司仪一般,立刻扔出了手中的筛子,然后从络腮胡开始数着点数:“哦,是甄姐。”筛子的点数正好排到了李甄的位置。
李甄尴尬的一笑说道:“哎呀,我哪有什么故事啊,我还是罚酒好了。”
说罢就伸手拿过一杯酒,慢慢的喝了下去。
“哎呀,这多没意思啊。”曹安惋惜的说道。
正当李甄又要去拿第二杯酒时,白铄抢先拿到了酒杯,说道:“甄姐都连喝两杯了,剩下的我帮她喝吧。”说完径直喝了一杯,然后又拿起一杯一口干掉。
筛子继续转动了起来,按照点数下一个应该是张敏娴,张敏娴也是一脸尴尬,柱子解围道:“我们还是罚酒吧。”说罢就伸手准备拿酒。这下大家不乐意,曹安更是不依不饶。
这时敏娴止住了柱子拿酒杯的动作,说:“既然络腮胡听来的故事都算数,那我也讲一个我遇到的故事吧。”
大概去年“十·一”之前,我们公司推出了一个活动,话费充200,送200的官网购物券,这200元的购物券呢,活动结束后可以在我们公司的官方网站上选购任意产品,并且用作抵扣现金之用。我们部门正好负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第(2/3)页
念日,儿子给他们报了一个旅行团,去米国玩。老吴很兴奋,每天都在练英语,老伴埋汰他,练了两星期,就只学了三句话。他们到了米国,导游带他们到时代广场自由活动。老吴特别兴奋,见到外国人就招手,嘴里不停说:“hello啊!hello啊!你们都hello啊!” 这是老吴学的第一句英语。
他们一路看一路逛,老吴见到什么都问,这个how much?那个how much?这是老吴学的第二句英语。
老吴一路上都在卖弄英语,走着走着,却发现老伴不见了。他吓坏了,他到处去找。在人来人往的时代广场,一个瘦小的亚洲老头,在高大的外国人中东奔西跑,嘴里喊着陌生的语言,显得特别突兀。他走遍了他们走过的每个地方。从剧院到广场,从广场到商场。在一个商场听到争执声,他往前一看,正是老伴。
老伴杵在商场里面,死死抱住一根柱子不撒手,旁边站着几个高壮的保安,正在拉她。老吴冲上去挡在老伴面前,他很瘦弱,但又很强壮。老伴紧紧抓着老吴的胳膊,激动地说:“老吴!老吴!”
老吴对保安怒吼:“你们别碰她!My wife!My wife!”这是老吴学的第三句英语。
原来老太太走丢了之后,一直站在原地,直到商场关门。保安来清场,她还死抱着柱子不肯走。老吴又担心又生气,你傻站在这干嘛?
老太太说:“我不认识路嘛。我只会傻站着等你,我知道你一定会找到我的。”
是啊,她一直站在原地,这是最笨的等待,也是最执着的信任,她等到了。
老太太听完故事,心满意足,就跟老头告别,回家了。
……
我后来跟老头聊天,这才知道,老头讲的是他和老太太的故事。故事里的柱子是他,小高是他,老吴也是他。而刚离开的老太太,叫刘芳芳。刘小妹是她,芳芳是她,老伴也是她。她是他的妻子。他们10多岁的时候在农村相识,到了20来岁,一起进了工厂;后来结了婚,约好了,要牵手走完这一辈子。
但是,老太太爽约了。三年前,老太患上了老年痴呆,到现在谁也不认识了,她口中一直说的老伴,每天就坐在她面前,她却再也认不出了。老太太每天都会来这家餐厅,老头就每天来这给她讲故事,讲过去他们之间发生的事,希望有一天能让老太太想起他。我小心翼翼地问:“万一她一直记不起来呢?”
老头说,“上半辈子,都是她在等我,下半辈子,换我等她了。”
他不知道需要等多久,但他会一直等。“你长得好像一个人。”这句话,其实是老太太以前对他说过的。重逢的那天,他在小摊上吃着面,边吃边哭。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冒出来。“你长得好像一个人。”小高抬起头,发现是芳芳。小高哭得更凶了,哭着说:“像谁?”
芳芳说,我丈夫。
小高一愣,芳芳接着说:“我已经向组织请示过,组织同意我们结婚,明天你就跟我去办手续,不许再跑了。 ”
“你长得好像一个人。”本来我以为,这是最老套的搭讪,没想到却是最深情的告白。
有一天,老太太照常来了,坐下。我算着时间,老头也差不多该到了,这时,门被推开,进来的却不是他,是一个年轻人,长得跟老头很像,胸前佩戴一朵白花。他坐在了老太太对面。年轻人说:“奶奶,我给你讲个故事吧。”
我心里一沉。那个风雨无阻,每天坐在同一个位置,面对同一个人,讲着同样的故事的老头,走了。
他等了好几年,想等她看着自己,露出熟悉的微笑。可是,最后他还是没有等到。在这个浮躁而快速的时代,我们真的很没有耐心。泡面需要3分钟,我们嫌太长;电视剧一集30分钟,我们要快进。然而我们愿意花三五年,甚至一辈子,去等待一个人。普鲁斯特在《追忆似水年华》中说,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,我们仍然期待。等待稍稍一点动静,稍稍一点声响。
老太太看着年轻人,她望着他的脸出神,表情困惑。
“小伙子,你长得好像一个人。”
……
到这故事就已经讲完了,大家都觉得心里很沉重,但又被什么感动着。这时萧镇打破了大家的沉默:“好了,我觉得咱们不用表决了吧,都干了一杯吧。”
大家没有异议,都拿过酒杯一饮而尽。“好了,来看看笑一个是谁。”
曹安像是活动司仪一般,立刻扔出了手中的筛子,然后从络腮胡开始数着点数:“哦,是甄姐。”筛子的点数正好排到了李甄的位置。
李甄尴尬的一笑说道:“哎呀,我哪有什么故事啊,我还是罚酒好了。”
说罢就伸手拿过一杯酒,慢慢的喝了下去。
“哎呀,这多没意思啊。”曹安惋惜的说道。
正当李甄又要去拿第二杯酒时,白铄抢先拿到了酒杯,说道:“甄姐都连喝两杯了,剩下的我帮她喝吧。”说完径直喝了一杯,然后又拿起一杯一口干掉。
筛子继续转动了起来,按照点数下一个应该是张敏娴,张敏娴也是一脸尴尬,柱子解围道:“我们还是罚酒吧。”说罢就伸手准备拿酒。这下大家不乐意,曹安更是不依不饶。
这时敏娴止住了柱子拿酒杯的动作,说:“既然络腮胡听来的故事都算数,那我也讲一个我遇到的故事吧。”
大概去年“十·一”之前,我们公司推出了一个活动,话费充200,送200的官网购物券,这200元的购物券呢,活动结束后可以在我们公司的官方网站上选购任意产品,并且用作抵扣现金之用。我们部门正好负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